咨询热线:

89829186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岗教师 > 报考指南 > 基础知识

皮亚杰的启示(皮亚杰知识点)

2022-05-24 | 文章来源:

推荐:全国特岗教师考试基础知识总结

这部分内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常见的考点是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但是一些比较难的考点会涉及到教师招聘。你需要结合人物背景知识来理解相关知识。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皮亚杰的考点:

一.生活背景

皮亚杰(1896 mdash mdash1980)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创立了 20世纪60年代。发生认识论 ,形成了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此外,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他1932年出版的《儿童道德判断》一书中。他把儿童对社会关系的认识、道德认知和判断作为道德品质的核心。他认为,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不是来自生物的成熟,也不是直接从环境中内化知识,而是通过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不断建构自己理解的经验来实现的。

2.探索考点

(一)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1.认知发展的本质

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皮亚杰认为,认知(或智力)的本质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适应、平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图式是指儿童用来适应环境的认知结构。从发展的角度看,儿童最初的图式是遗传带来的一些本能反射行为,如吮吸反射、定向反射等。

同化是指儿童将新刺激同化到已有图式中的认知过程。同化是图式量变的过程,不能引起图式质变,但影响图式增长。

适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当儿童遇到无法同化的刺激时,他们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创造一种新的图式,能够融入新的刺激;另一种是修改原有的图式,使之能融入新的刺激。这两种情况都是顺应的表现,顺应是图式质变的过程。通过适应,孩子的认知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平衡是指同化和适应之间的平衡。皮亚杰认为,同化和适应的过程对认知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但在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同化和适应需要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孩子的认知是通过平衡 mdash mdash不平衡 mdash mdash平衡的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2.认知发展的阶段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1896 mdash mdash1980)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递增的过程,还会形成以同样的顺序依次出现的几个阶段。皮亚杰把 操作 概念引入心理学,是指一个人在头脑中内化的行动,即心理运作,并以此作为划分认知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经过长期研究,他把人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操作、具体操作和形式操作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知觉运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自己的感觉、感知和行动来认识、理解周围的环境并与之互动。当婴儿在观察、触摸和移动物体时,他在思考。当这些感官和动作停止时,孩子的思维也就停止了。这个阶段结束,孩子形成一种重要的能力 mdash mdash 对象的永恒 即当物体不在我们面前时,孩子仍能在脑海中保持它的样子。这种能力为孩子在下一个发展阶段从事更高层次的思维奠定了基础。

(2)运营前阶段

操作 皮亚杰(Piaget)是从逻辑学中借用的一个术语,指的是通过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比如, 3+2 = 5 ;可以说5是由3和2转化而来的。再比如两个低宽相同的杯子,装的水一样多。如果把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另一个又高又窄的杯子里,两个杯子的外观就会发生变化。但经过逻辑转换(运算),即一个维度(高度)的增加被另一个维度(宽度)的减少所抵消,就知道两杯水的数量不变。前操作阶段的孩子无法进行这样的转化,思维具有一维性、不可逆性、静止性的特点。所谓单维度,就是孩子只能从单一维度去思考;不可逆是指孩子无法改变思维方向,使其回到起点;静止意味着他们的认知被感知的静止状态所支配,他们不能同时考虑导致这种状态的转化过程。儿童在操作前阶段的思维仍然被具体的知觉表征所束缚。

在语言方面,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在脑海中有了事物的样子,能够用文字来表现脑海中的样子。他们能够进行基本的抽象,理解和使用从具体经验及其关系中学到的概念。

(3)具体操作阶段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 守恒 概念的形成,儿童可以认识到,虽然物体在外观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独特的属性不变。如果他们知道一杯水倒入另一个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杯子里,水量是不变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进行逻辑思维了。与术前阶段的孩子相比,他们的思维是多维的、可逆的、动态的。在语言方面,虽然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通过定义来获得概念,但在获得和使用这种概念时,他们需要实践经验或具体图像的支持。

(4)正式运营阶段

正式运营 指的是抽象假设或命题的逻辑变换。在这个阶段,儿童或青少年完全有能力进行如下思考:①假设 mdash mdash演绎思维,即既从逻辑上考虑现实情境,又根据可能的情境(假设情境)进行思考;②抽象思维,即用符号思维;(3)系统思维,即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心理上控制一些变量,同时也可以把其他变量考虑进去。在这个阶段,认知成熟的儿童逐渐摆脱对具体实践经验的依赖,能够理解和运用相互关联的抽象概念。

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有以下特点。

①连续性和阶段性。认知发展是内部结构不断组织和重组的过程。过程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心理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②结构性。每个认知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了其主要的认知特征,并与其他认知发展阶段有所不同。

③顺序不变性。认知发展的阶段是由低到高逐渐出现的,这个顺序是不能改变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必要条件,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质的飞跃。由于环境、教育、文化、主体的动机等各种因素,每个孩子的认知发展都可能提前或延迟。

④交叉。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这两个阶段不可能完全分开,而是有一定的交集。

3.认知发展与教学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提供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活动体验,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大量发生在真实环境中的活动,让学生自发地与环境互动,自主地发现知识。这种活动不仅包括身体活动,还包括内化的心理活动。这个原则有两层含义:第一,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创造大量的身体活动,还要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心理活动;第二,在正式操作阶段之前,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真实物体和事件的机会。

二是创造最好的难度。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通过不平衡来促进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创设一些引起学生认知失衡的问题,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换句话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失衡,并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或活动材料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三,关注孩子的思维过程。虽然大家都知道儿童和成人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差异,但皮亚杰是第一个详细描述这种差异的科学家。在液体守恒实验中,当a杯中的水倒入更细更高的b杯中时,孩子说水多了;当A杯的水倒进C杯时,C杯更粗更短,孩子说水少了。这种现象对于成年人来说,同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不同的杯子里,水量没有变化。但是对于认知发展还没有达到守恒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答案结果只是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大脑中的反映。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儿童与成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并根据儿童目前的认知功能水平提供适当的学习活动。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

四是认识到孩子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性。教师需要了解各个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设计课程,这样在教学中才会更加主动。比如很难教7岁的孩子分数的概念,不可能教5岁的孩子体积守恒。有时候以上两种理解可能会被一些特例反驳,但教5岁孩子掌握体积守恒概念比教他们识字要花更长时间的事实是无法推翻的。

第五,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皮亚杰特别强调社会活动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环境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幼儿的自我主义表现为在活动中不能考虑别人的看法,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所以,随着孩子参与社会活动的增多,可以逐渐意识到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不一样。比如,孩子对游戏规则的掌握程度与参与游戏活动的程度有关。

4.影响发展的因素

(1)成熟

指成熟生物体的生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他认为,成熟主要在于发掘新的可能性,而新的可能性只是某些行为模式出现的必要条件。如何让可能性变成现实,取决于通过实践获得的经验,能够发挥成熟的作用。

(2)实践和经验

实践经验是指个体在对对象施加动作的过程中,实践和获得的经验(不同于社会经验)所起的作用。他可以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学经验。前者是指个体作用于一个物体,获得其特征(如体积、重量等。).后者指的是理解动作之间协调的结果。比如,在具体的运算阶段,儿童获得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可以从经验中发现,一组物体的和与这组物体中每个分量的空的位置无关,与计数的顺序无关。前者是物理经验(或物理知识),后者是逻辑数学经验(或逻辑数学知识)。前者来源于对象的特性,后者不存在于对象本身。它是由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和作用之间的相互协调引起的。因此,皮亚杰说, 知识来自行动,而不是来自物体 。这种思维过程中的运算被皮亚杰称为逻辑数学运算。对孩子来说,由此获得的知识是一种新的知识,是一种新结构的结果。

(3)社会经验

社会经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社会文化在社会环境中的传播。社会因素对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发展的阶段可以随着儿童文化教育的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加速或延迟。然而,发展的顺序是连续的这一事实充分表明,社会和环境因素并不是发展的充分因素。社会因素和物理经验一样,必须以它们的同化为基础,才能在学科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社会因素主要涉及教育、学习和语言。当我们强调经验因素对儿童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时,其实是重视了教育因素。因为系统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感受外来事物,获得经验(物理和逻辑)。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因素才能促进孩子智慧的发展。但是,后天的良好教育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思维发展阶段的过渡,但并不能超越或改变发展的顺序。任何孩子,即使是天才,也不例外。

(4)一个自我调节的平衡过程。

具有自我调节的平衡过程调节着心理发展的上述三个基本因素,具有定向性(即向某一方向发展)的特点。不能单纯归结为继承和成熟,也不是预先建立的先验的东西。他反对经验主义和超验主义,提出了建构主义。他认为新结构或新知识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笔试 面试 讲座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