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89829186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招聘 > 报考指南

教育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学知识点: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2020-07-08 | 文章来源:

至于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往往是在考试的过程中发现的。考试题型会涉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是非题,部分地区会涉及简答题和论述题。所以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需要把各法之间的具体表现、教育启示、混淆点都记得清清楚楚。

对知识的详细解释

1.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

(1)具体表现: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教学启示:

按照发展的顺序教学生,做到循序渐进。

2.个人身心发展的阶段

(1)具体表现:

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

(2)教学启示:

要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 一刀切 , 一锅煮 。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1)具体表现:

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一个人不同方面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2)教学启示:

遵循孩子身心发展不平衡的规律,适时进行教育,即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进行教育。

4.个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1)具体表现:

心理和生理功能之间的互补性。

心理功能及心理功能之间的互补性。

(2)教学启示:

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自身优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

(1)具体表现:

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群体之间是有差异的。

(2)教学启示:

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第二,混淆点

(1)区分顺序和阶段

序列:来自 hellip hellip致 hellip hellip线性增长

阶段:强调某一时期或阶段

(2)区分不平衡和个体差异。

不平衡:个体内部的对比

个体差异:个体之间的比较

(3)区分阶段和个体差异。

阶段:不同阶段不搞一刀切。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的人并不是一刀切。

(4)区分不平衡性和阶段性。

不平衡:强调速度

阶段:不同阶段任务的侧重点。

三、考试习题

1.一般来说,人的身心发展是自上而下,由中心向四周边缘呈放射状发展的,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有()。

A.序列b阶段c差异d互补性

【答案】答

2.陶行知的名言: 就像树一样,我们应该让它们长得尽可能高,而不应该强迫它们都长得一样高。我们应该在立足点上寻求平等,在起点上寻求自由。 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的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所以教育要循序渐进。

B.人的身心发展是阶段性的,所以教育不能 一刀切

C.人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教育工作要抓住关键期。

D.人的身心发展有个体差异,教育要因材施教。

【答案】d

3.初中一年级学生入校以来,班主任李老师立即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情况,为每个学生制定学习发展规划,从不搞一刀切。李老师的做法讲究()。

A.学生发展的顺序b .学生发展的阶段

C.学生发展的互补性d .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答案】d

4.对于儿童期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尽量选择简单的教育内容和直观的教学方法,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稳定性b .可变性c .差异d .阶段

【答案】d

笔试 面试 讲座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