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9918991015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招聘 > 报考指南

教育学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2020-07-14 | 文章来源:

课程目标取向的分类通常出现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虽然是比较小的知识点,但是每次出现,学生都比较纠结,不知道怎么区分。今天,我们来区分一下课程目标取向的分类。首先要知道,课程目标取向可以分为几类。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将课程目标取向分为普遍目标、行为目标、生成目标和表现目标。其次,带领学生逐一了解每个目标取向。

普遍目标导向:是根据一定的哲学伦理、思想意识和社会政治需要,对课程进行规范和指导的一种包罗万象的原则性目标,对所有学科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简单理解,就是模糊不具体,只给教育提供了一个大的发展方向,但是适用于各种教学情境。比如,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斯潘塞提出来的 为充实的人生做准备 还有赫尔巴特的 培养好公民 ,都只是笼统的目的和原则,只是提供了一个大的发展方向,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场景,只是表述比较模糊。

行为目标导向:是通过设计课程行为结果来规范和引导课程的目标。它指出了学生在完成课程后应该发生的行为变化。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简单理解就是课程或教学结束后,发生在学生身上的行为变化。比如,你可以用简洁的语言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流利或动情地阅读课文;能够用英语和同学进行简单的问候,是课程结束后学生行为的具体变化,都属于行为目标。

生成性目标取向:又称 形成性目标 ,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发展而自然生成的一种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更注重过程,主要强调目标的生成要基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生成性目标不是预设的,而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比如美术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尝试手工制作、绘画或玩耍;在学习文章《背影》时,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是一种生成性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重在学生的创造力,而不是按照课前预设的标准来评价学生。

表现目标取向: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主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它追求学生对同一事物反思的多样性,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为学生提供活动,但结果是公开的。例如,带学生参观博物馆,让他们讨论博物馆的特色或有趣的地方;给学生提供彩纸、剪刀、彩绳等工具做手工,都是表达性的目标。

我们来做一个题目,加深对课程目标分类的理解:

【例题】美术课上,郭老师讲解《唐代造字》这一课时,并没有直接介绍创意空的概念和要求,而是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笔、纸板和模具,自由地进行创意创作。这门课程的目标取向属于()

A.普遍目标定向b .行为目标定向

C.生成性目标定向d .表达性目标定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目标的导向。成绩目标是指每个学生在特定教育情境下,在各种互动中的个性化表现。当一个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时候,他的具体行为,他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学到了什么,是无法准确预测的。所以它侧重于学生在活动中某种程度上的最初反映的形式,是从事某种活动的结果。郭老师在题目中让学生自由创作,是重视学生个性的体现。所以,本题选d。

课程目标取向的分类在这里给同学们。希望能帮到你!

笔试 面试 讲座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