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5 | 文章来源:
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更加清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接力推进的过程,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在十九大作出的战略安排基础上,对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分“两步走”作了进一步阐述,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总的时间框架内,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未来五年的战略定位,强调这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同时提出了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任务。这体现了长期性和阶段性的有机统一,使中国式现代化既催人奋进又可感可行,有利于激励人们朝着宏伟目标一步步前进。(摘自《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
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部署更加明确。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一项宏大的事业,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各领域共同推进才能完成。围绕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党的二十大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等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亿万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行动指南。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安全3个方面列出专章,相应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任务部署。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还是第一次,体现了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的战略考量,反映了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摘自《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
据新华社报道,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启动。全国200多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深入企业商户、走访大街小巷,将在4个月的时间里,对我国境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以及抽中的个体经营户进行数据采集登记。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与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组成三大周期性全国普查项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次“全面体检”和“集中盘点”。
据新华社报道,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启动。
本次普查在内容上新增了对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三新”经济的普查内容,并增设了《数字经济产品和服务目录》。
近年来,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2022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超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5%;占GDP的比重升至17.36%。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升至766.8,经济活力不断释放。
“三新”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新华社2023年1月3日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促进全国范围内各类算力资源高比例、大规模一体化调度运营的数字基础设施,具有四个典型特征:
一是集约化。促进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等各类算力资源在国家枢纽节点的规模化建设、集约化发展,为全国算力基础设施提供“蓄水池”。
二是一体化。打造全国一体化的算力调度平台体系,联通区域级、省级、市级算力调度平台,促进算力资源跨地区、跨行业高效调度。
三是协同化。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强化模式创新,推动各类算力资源并网调度,促进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积极发展绿色算力。
四是价值化。积极推进数算融合,通过数据资源、数据产品、模型算法的传输、加工、利用,激活数据要素价值、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主要通过算力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
据新华社2024年1月2日报道,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缓解一些人存在的“养老焦虑”,保障老有所养,离不开金融行业的发展。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包括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市场化的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当前,第一支柱基本健全,第二支柱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第三支柱仍是短板。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提出,加快养老金融发展,着力补齐第三支柱养老短板。
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是保障退休基本生活需要;第二支柱中的企业年金目前只有部分企业提供;养老金融作为第三支柱的有力支撑,由于参与门槛相对较低,参与方式灵活,被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