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4 | 文章来源: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课程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相关问题的价值和特征进行判断的过程。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现代教育评价理念倡导发展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
一、CIPP评价模式
CIPP模式是美国教育评价学家Stufflebeam倡导的一种课程评价模式。他认为,课程评价不应局限于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而应是一个过程,旨在描述、获取和提供有用的信息,为判断各种课程计划和方案服务。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1.背景评估,即确定实施课程计划的机构的背景;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求;识别满足需求的机会;诊断所需的基本问题;确定目标是否反映了这些需求。背景评价强调要根据被评价对象的需求来判断课程目标是否一致。
2.投入评价,主要是帮助决策者选择实现目标的最佳手段,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方案进行评价。
3.过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描述实际过程来确定或模拟课程计划本身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者如何修订课程计划提供有效的信息。
4.成绩评价,即对课程计划的成绩进行测量、解释和判断。它收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和判断,将它们与有关目标、背景、输入和过程的信息联系起来,并解释它们的价值和优点。
CIPP课程评价模式考虑了影响课程计划的各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相对而言,CIPP的课程评价模式比较具有可比性,但由于其操作流程复杂,一般人很难掌握。
二、目标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是美国课程评价讲师,也有 课程评价之父 泰勒声誉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这个模型关注的是目标。评估原则可归纳为七个步骤或阶段:
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2.根据其行为和内容定义每个目标;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况;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5.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6.确定评估中使用的评分单位;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方法。
其中,确定目标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目标评价模式强调以明确具体的行为方式陈述目标,以预先定义和确定的目标为中心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以确定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所取得的进步,即确定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的差距,并以此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更新课程目标的依据。
相对来说,这是一个客观高效的评价模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评价学生的成绩,也是为了改进课程开发。而且这种模式结构紧凑,可操作性强,易见效,因此长期以来在课程评价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只关注预期目标,忽略了其他因素,甚至忽略了丰富的课程实践过程,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