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4 | 文章来源:
1.通用教学原则
直观原则:在教学中,学生要观察所学知识或教师语言的生动描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清晰的表征,丰富感性认识,从而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知能力。
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巩固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长时间记忆,并根据需要快速再现,以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新学到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即在向学生传授现代先进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结合知识和技能中所蕴含的道德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考点:常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1.中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持续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教学方法可分为四种方式:讲述、解释、阅读和说话。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
(3)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从而互相学习的方法。
(4)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邀请人物或创设带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动具体的情景,以形象为主体,唤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发展学生心理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2.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常用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将一定数量的学生组织成一个固定的班级。根据每周的课表和作息安排老师有计划的给全班上课。班级授课制具有班级、课时、学时的特点。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第一次从理论上解释了课堂教学。中国最早的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建立的史静文同博物馆。